行者旅游移动版

博物馆里的奇妙夜,如何创新与创收?

【品橙旅游】当下,随着城市居民夜生活的繁荣、旅游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夜间旅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夜游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作为当下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博物馆群,也纷纷加入到夜游大军中来。

刚刚过去的8月,北京、广州、成都、武汉、上海、青岛等多个城市的多座城市相继推出夜游博物馆项目,再次搅动文博领域,让“博物馆奇妙夜”成为热词。

bowuguan190917a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都是上午10点到晚上5点,基本是把上班族排除在外,也间接造成了周末和节假日博物馆的人满为患的现象。

如果说夜游博物馆发源地是在欧洲,那么国内率先开创夜游模式的应该是故宫2019年“上元之夜”,一票难求的空前盛况。随后,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始尝试夜游模式。7月28日,北京国家博物馆首个夜场的观众峰值一度达到1.6万人。自8月17日起,天津博物馆在每周六试行延时闭馆服务。据统计,延时闭馆首日,参观观众增加了3600人,占全天观众参观量的1/5。同时,天津博物馆的文创商店收入较之前增加30%。

目前,国内“夜游博物馆”大多是以下三种模式:第一是延长开馆时间,第二是开展夜间系列主题活动,第三是夜宿博物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对品橙旅游表示,其实,夜游博物馆的形式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活跃度和普及度较低,当下在政府大力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下,开展夜游项目的博物馆队伍在不断地壮大,成为当下夜间旅游的一种新选择。

吴丽云认为,博物馆延长营业时间为上班族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游览机会,是博物馆夜游的基本形态。在夜游项目中加入主题活动,夜宿,文创等相关创意内容将是博物馆夜游的提升形态,既能提升博物馆夜游质量,也能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

如何打造合适的夜游产品成了每个博物馆需要思考的问题。由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打造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在今年的暑期中大受追捧。其根据自身的独特属性,打造了夜探和夜宿两种夜游模式,主要以夜行动物为主打造的系列夜游产品。夜宿博物馆的小朋友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和小伙伴们一起体验搭帐篷、参加动物法庭、动物话剧等课程。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副馆长李爱民对品橙旅游表示,拾野自然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就把夜间文化消费纳入到当中,并做了一些针对性布置和功能设置。虽然,“博物馆之夜”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喜爱,但目前仍然处于前期的培养阶段。

李爱民说:“夜游自然博物馆仍然属于新鲜事物,目前都是以小班的形式在尝试,加上场地的限制、安全、师资等问题,接待数量有很大的局限性,暂时不适合大面积铺开来做。由于拾野博物馆位于商业综合体中,对周边夜游经济的推动效果非常明显。据统计,自‘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开展以来,周边人流量增长了15-20%,周边餐饮、小吃摊营收也增长了15%以上。”

与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不同的是,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属于公共财产,免费对外开放或收取很少的门票费用。夜间开放以后,灯光、设备和人员等成本都是首要面临的困难。同时,博物馆的安全问题也成了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于博物馆夜游能否常态化运营,尚不能过早下定论。

良辰光启旅游文化执行总裁唐小丹认为,如果博物馆想要将夜游产品发展成为常态化,中国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也需要创新和突破,如何更好地把公益和市场化相结合。

吴丽云认为,夜游博物馆未来的创收途径可以从门票、活动、衍生品三个角度去思考。通过举办夜间特展,主题展等展览增加门票收入。通过夜宿,博物馆研学游,博物馆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加活动性收入。最后是打造独具特性的IP衍生品,对于每个博物馆来说,利用其得天独厚的IP资源来打造文化创意产品。

唐小丹建议,博物馆场馆是非常适合打造一些沉浸式体验的环境,可以基于特有的文化IP来打造有互动体验性强的沉浸式夜游产品。但如何结合内容、时间、空间打造出独特的IP产品是每个博物馆需要思考的。切记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博物馆自己的特点、类型,体制和市场客群来做多方面的考量。

近日,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大力倡导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夜间文旅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市场前景可期,但各大博物馆夜游的未来之路,仍需大家共同的努力。(品橙旅游Cici)